1月16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志豪主持召开珠海市国资国企及投资经理产业投资项目通报表扬座谈会,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机遇、勇于担当,持续深化国企改革,在产业发展攻坚战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聚焦产业投资壮大珠海产业集群
格力集团上下紧紧围绕珠海“4+3”支柱产业集群,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集成电路等产业集中发力,产业投资板块充分发挥“以投促引、以投促产”作用,创新“战略投资+总部迁址”投引协同模式、“产业平台+重大项目”多维合作模式,为我市“以投促引”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2022年全年新增投资产业引进项目80个、投资额超30.56亿元。其中,仅用时2个月便促成年产值超80亿元的科恒股份新能源材料及装备项目落户格创·云谷南区5.0产业新空间,并在金湾区注册成立新能源装备全资子公司和新能源材料子公司;用时25天,推动上市企业奋达科技落入格创·云谷北区5.0产业新空间,打造新型智能硬件产业基地,达产产值约50亿元;促成全球超高精密3D打印系统制造领军企业摩方精密在格创·三溪5.0产业新空间建设落地公共研发平台,并投资1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支持公共研发平台产业化项目孵化,建成后累计产值近10亿元。
▲格力集团与科恒股份签订合作协议
同时,通过不断提高服务珠海产业部署、服务企业发展的本领,持续赋能本土高科技企业以及早期、初创期科技项目加速壮大。其中,2022年新增投资珠海项目33个、投资超44.07亿元,投资早期科创项目19个、投资1.7亿元,撬动社会资本7.1亿元。新增投资多创科技、DPM公司、高能时代、泰诺麦博等本地项目,并对投资引进珠海的芯耀辉、镭通激光、横乐医学等追加投资;支持方正PCB、玉柴船动等企业顺利理顺管理机制,并出资7亿元为龙丰铜管、珠江钢管等制造类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为科恒股份提供6.5亿元供应链资金,为企业发展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助力被投企业横乐医学获得第二届横琴科创大赛二等奖,芯耀辉、纳睿雷达、艾康特等被投企业入选粤港澳大湾区潜在独角兽企业。
2022年4月,珠海市政府印发《珠海市产业空间拓展行动方案》,明确将统筹建设2000万平方米“低成本、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好、运营优”的5.0产业新空间,其中1000万平方米由国企新建。格力集团举全集团之力精心打造格创系列5.0产业新空间,与香洲、金湾、斗门、高新紧密联动,在全市范围内超前谋划、多点布局,截至目前已规划建设13个5.0产业新空间项目,总计容面积约350万平方米。
通过加大项目投入力度、加速落实产业施工,加快部署产业落地,实现“拿地最晚却动工最快”“超额完成百万平方米建设目标”等多个亮眼成绩。此外,格创系列5.0产业新空间从设计到建设,相关指标全部高于常规标准厂房:首层层高不低于8米,承重不低于2吨,七层及以上不低于4.5米,承重不低于0.65吨,超长生产线达280米,可实现孵化、研发、中试等多种产业用途,具备人、车、物三分流的安全高效性。还为意向企业提供工业厂房“量身定制”服务,给予定制化、个性化的生产生活配套空间,实现建设、施工、装修等全流程支撑。
目前,已有8个格创系列5.0产业新空间正火热建设并陆续封顶,累计完成投资超56亿元,封顶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已完成的投资额和实际开工面积处于全市领先水平,生动展示了格力集团“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搏精神和顽强干劲。其中,格创·智造在全市率先实现“拿地即开工”,格创·芯谷成为全市首个“封顶即满园”的5.0产业新空间,格创·云谷北区和格创·宝城仅用130天完成全园封顶,格创·云谷北区更是全市首个实现“建成即满园交付”的5.0产业新空间。一个又一个高于常规标准的格创系列5.0产业新空间,取得阶段性喜人成绩,跑出了格力集团助力“产业第一”攻坚蓄能的加速度,为珠海加快建设产业大市、产业强市,稳步迈向“万亿工业强市”贡献龙头国企力量。
投资赋能,资本渗透引“活水”。积极探索组建5.0产业新空间园区基金、探索融资担保、委托贷款等“产业+”金融配套服务,帮助企业实现稳健发展。全年新增投资产业引进项目80个,包括科恒股份、奋达科技、12英寸TSV立体集成、长园深瑞、和美精艺等多个重大产业或高潜力项目。
▲格力集团助力长园深瑞项目入驻高新区格创·园谷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格力集团将继续坚持“产业第一”,锚定“打造国内一流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目标,全面吹响延链补链强链产业发展冲锋号,全速推进格创系列5.0产业新空间建设招商再创新成绩、实现新突破,助力珠海加快构建枝繁叶茂的“产业森林”、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全省新的重要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