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News Center
I_SHOP
媒体聚焦  Press

      

       格力集团坚持以制造业为核心不动摇,全力支持格力电器做大做强。图为格力机器人。格力集团供图

      

       由格力集团负责投资、建设的三溪科创小镇效果图。格力集团供图

       提到珠海,你首先会想到什么?除了手捧明珠的渔女和蜿蜒浪漫的情侣路,许多人心中还有一个共同的答案——格力!

       从家电制造企业到资产规模超2000亿元的多产业大型国有独资企业集团,从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全面理顺质量管理体系,从大力发展教育扶贫到全员投身抗风救灾……34年间,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始终挺立时代发展潮头,发挥国有企业龙头引领作用,与珠海共成长,成为珠海改革开放的有力见证者和推进者。


       筚路蓝缕30余载,作为珠海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今天的格力集团已形成了“一个核心,四大支柱”的战略性产业布局,业务涵盖高端制造、金融投资、建设投资、建筑安装、海岛旅游等多个领域,“格力”二字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当改革创新基因深度融入企业肌理,激活的不仅是集团综合竞争力,更是智造高地的产业活力。如今的珠海,正阔步向独具特色的大湾区魅力之城迈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格力集团也将重整行装再出发。

       格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乐伟表示,下一步,格力集团将紧密围绕“打造国内一流的投资与创新驱动综合性企业”的目标,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大胆创新,不断充实、完善、深化“一个核心,四大支柱”的战略格局,为广东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体现国企担当,贡献格力力量。


       ●撰文 郑慧梓 沈梦怡

       龙头引领

       34载服务珠海经济社会建设

       时间回到1985年3月,珠海市政府自筹10万元资金,在北岭工业区成立珠海经济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主要致力于冷却机、家电外壳、石化等方面的生产加工。这是格力集团的前身。

       彼时的珠海,刚刚确立了以工业发展为主体的城市发展定位。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等一批企业的成立,代表着珠海希望培育本土优质工业企业的决心。

       同8月,总公司与香港超艺科技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珠海经济特区冠雄塑胶有限公司,并设计了“海乐”商标,开始了“海乐”牌转页扇的生产销售。
       1991
年,冠雄塑胶工业公司和海利空调器厂合并,格力电器公司由此诞生。

       34年转瞬即逝,如今的格力电器已发展成为多元化的全球型工业集团,家用空调产销量连续13年领跑全球,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16年位居中国家电行业纳税第一。

       格力集团也成长为珠海市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国有龙头企业,主体资信评级达AAA级,集团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税收贡献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列市管企业第一位。

       截2018年底,格力集团整体营业收入总额预计突破2000亿元,净利润超260亿元,归属国有股东净利润超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37%、19.15%和12.90%,各项财务指标均优于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及全市五年改革发展目标指标。

       一花独放不是春。改革,不仅要擦亮“旧名片”,也要为集团长远发展打造新引擎。

       在坚持聚焦实体经济发展、紧抓制造业核心的同时,2016年12月以来,格力集团积极谋划新征程、新发展、新作为,打造了以格力金投为主体的金融投资板块、以格力建投为主体的建设投资板块、以建安集团为主体的建筑安装板块和以格力海岛为主体的海岛旅游板块。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2018年是格力集团“二次创业”的奠基之年,在全体格力人的共同努力下,格力集团“一个核心,四大支柱”综合发展格局不断优化,气势如虹。
       
守实体

       从电器到高端制造产业集群
       
格力集团的改革发展逻辑里,有一条始终不变的坚持。

       多年来,格力集团积极担当“发展特区工业,壮大珠海实力”使命,坚持以制造业为核心不动摇,全力支持格力电器做大做强,推动其不断优化家电产业结构,拓宽多元化新产业布局,为珠海经济腾飞添翼助力。

       2018年,格力电器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幅约为33%,连续两年增长超过三成;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过260亿元,同比增长16%-21%,纳税超过160亿元,盈利水平稳定增长。

       核心技术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格力电器由上个世纪90年代初依靠组装生产家用空调的小厂,发展成为全球唯一实现制冷全产业链压缩机自主设计、制造的企业,与科研体系的不断完善密不可分。

       自2003年至今,格力电器陆续设立了14个研究院,横跨家电、新能源、通信技术、物联网、装备动力等多个领域。2013年,格力电器正式进军智能装备领域以来,在高端装备产业成果丰硕。目前,格力智能装备产品覆盖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伺服机械手等10多个领域,发展成为一家多元化的全球型工业集团。

       今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2018年国家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年度统计数据,格力电器以1834件专利数量,居全国第六位,展示了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截止2018年12月底,格力电器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4914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891件。

       目前,格力电器拥有24项“国际领先”技术,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4件中国专利金奖。

       此外,在过去一年,格力电器还斩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并荣获“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称号,昂首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在推动格力电器发展的同时,格力集团大力支持格力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拓展新空间。2018年,格力集团全力推动格力新技术创新升级,引入打印耗材行业领先者珠海赛纳科技,开展战略合作,并完成管理层架构调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成功获批市级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公司旗下的珠海格美达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首批国家级耗材产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企业。

       金融投资

       超36亿元资管总规模服务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撑,如何以金融资本为纽带,撬动产融结合,格力集团交出答卷。

       20175月,珠海格力金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金投”)正式注册成立,成为格力集团金融板块的“种子选手”。

       作为基金主要出资方之一,格力集团深度参与珠海发展投资基金的设立和运营管理,在母基金层面出资20亿元,并与华发集团成立合资管理公司。通过基金的专业化运作,进一步提升珠海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能力;通过产业投资,助力珠海本地企业的发展,将更多的优质项目和优秀企业引进珠海,提升珠海市的营商与创业环境,助力珠海经济发展。

       126日,格力集团、珠海高科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珠海上富电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战略投资框架协议。上富股份是一家专门从事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根据协议,格力金投将联合高科创投共同出资不超1.81亿元投资上富股份。本次投资完成后,格力集团将成为上富股份单一最大股东。

       目前,格力金投已与40多家金融及投资机构开展合作。2018年,格力金投全新组建8只产投基金,累计组建产投基金11只,资管总规模36.32亿元,并对5个优质制造类产业项目开展投资,总规模逾8500万元;为60家施工单位、101个在建项目提供工程担保服务,担保总额逾6.59亿元;成功获得6家银行融资性担保业务授信,授信额度4.3亿元;获批100亿元公司债和银行中票发行额度,成功发行5亿元公司债;2019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成功发行。

       此外,格力金投还积极探索投资并购,不断拓宽业务格局,充分发挥珠海基金引导放大作用,主导推动组建7只子基金,服务了龙丰铜管等一批实体经济项目。
       
设投资

       深“投融资+施工+运营”全产业链
       
线起于唐乐路,沿线穿过中大、鸡山村;西线起于哈工大路,沿线跨过金唐东路——在珠海“九纵五横”之一的城市道路中,兴业快线(北段)项目的位置十分重要。这条打通主城区南北快速化出行的通道,未来还可对接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

       总投资64亿元的兴业快线(北段)项目是珠海建市以来单次投资最大、难度最高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珠海首条整体按照PPP模式建设的道路建设项目,由格力集团牵头,城建集团、上海隧道、建安集团共同参与的社会资本四方联合体负责项目建设、运维和融资等工作。

       2018年,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额约6.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24.1%,并获得由国家开发银行牵头组建的银团超40亿元的项目贷款。

       立足自身在融资、建设方面的优势,格力集团积极以PPP、代建等方式参与珠海市、区两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基础设施型的城市运营平台。2017年5月,格力集团成立珠海格力建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专项开展市、区两级的产业园区建设及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卫民生项目建设等业务。

       格力建投成立以来,坚持服务城市运营及功能提升,发挥AAA信用评级和融资优势,参建、代建各类工程项目45个,累计完成产值10.6亿元。除了兴业快线(北段)项目外,三溪科创小镇、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建设项目等一批重点工程也备受关注。

       2018年,格力集团与香洲区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三溪科创小镇,打造产业发展新载体。该项目位于香洲区福溪、沥溪、南溪地区,总规划面积9.8平方公里,计划分三期进行开发,通过城市更新改造释放区域发展空间、资源和效益,打造市区重要产业发展新载体。目前项目招商中心已正式启用,首期建设项目设计招标工作也已完成,即将启动首期土地的挂牌工作。

       此外,格力建投还受横琴新区管委会委托代建投资规模约为15亿元的横琴市民艺术中心项目,横琴、香洲、金湾、斗门等一批重要项目稳步推进,以实际行动服务城市运营功能提升,创建更美好的生活。

       建筑安装

       以精工品质擦亮本土基建品种

       怒江之畔,高黎贡山脚下,在远离珠海2000多公里的大山深处,由格力集团捐建的怒江州泸水格力小学和幼儿园,传来朗朗读书声。去年9月,第一批450名大山学子已正式入学,在这里放飞他们的求学梦。

       格力小学及格力幼儿园,是珠海帮扶怒江援建的首座小学和幼儿园,也是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教育领域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项目由格力集团出资捐赠,并由旗下的珠海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施工建设,从施工进场到投入使用仅用了一年时间。

       高山峡谷,一江怒水,要在地势条件恶劣的维拉坝建一所学校谈何容易。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组遇到不少技术难题,比如交通管制、地材紧缺、地质复杂及用工困难等

       奠基仪式那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乐伟在现场给我们下了死命令,必须确保9月如期开学。”建安集团董事长徐凤说,一年间,集团领导多次来到怒江,挂图作战、靠前指挥,并在财力、人力、物力、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项目启动以来,广东省、珠海市、怒江州及珠海市国资委领导都曾到项目现场进行指导,珠海驻怒江工作组领导多次到项目现场办公解决困难,最终确保如期开学。

       除两所学校外,建安集团还承建了维拉坝、兰坪、贡山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工程。建成后,成百上千位居住在深山老林的少数民族群众将告别木板房,住进舒适安全的新房。

       作为珠海市属唯一的国有一级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建安集团可承接房屋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电器设备安装、市政工程等基建业务。建安集团紧跟行业发展趋势,重点攻克建设领域的关键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创造了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省级工法,并顺利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作为四大支柱业务的建筑安装板块,格力集团支持建安集团战略调整优化,进一步拓宽业务布局。

       去年,格力集团引入上海隧道入股格力市政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借助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丰富的业务资源,谋求格力市政向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升级。

       2018年,格力集团建筑安装板块新签订项目合同总额约46亿元,营收和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9.52%和286.42%,竣工验收项目20个,在建项目75个,其中亿元级项目7个。
       海
岛旅游

       山海秘境开启海洋经济新蓝图

       36日,在德国柏林国际旅游贸易展览会上,格力东澳大酒店的海洋热疗项目成功通过欧洲水疗协会(ESPA)的测评认证,成为亚太地区首家获得ESPA认证的项目

       据悉,ESPA认证被称为“医疗水疗和健康行业中最苛刻的证书”。它基于50多个国家和国际法律的标准来制定,参与测评的项目必须满足所有标准中的80%,并且不涉及任何的淘汰标准才能成功认证,极其苛刻。

       格力东澳大酒店是格力集团海岛经济蓝图的重要一环。

       作为珠三角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珠海海洋资源丰富,加快海洋经济强市建设,是珠海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引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
响应珠海关于加快海岛旅游产业发展的号召,格力集团成立格力海岛投资有限公司,以东澳岛玲玎海岸项目为依托,加速东澳岛整岛开发,坚持以绿色海岛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创新性定制化模式为依托,以打造国际知名海岛为核心目标。

       格力东澳大酒店作为玲玎海岸一期项目,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完备的配套服务,成为珠海最具吸引力的海岛度假酒店,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并先后承接多场省市级重要活动。与此同时,玲玎海岸二期项目也已取得突破,相关建设运营工作也在加快推进。

       另一方面,集团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成立珠海格信发展有限公司,统筹集团优质服务业资源,全面盘活置业、物业等资源存量。

       2018年,格力集团通过增资扩股成为横琴顺达运输公司的控股股东,并推动开启横琴至东澳岛、深圳蛇口至东澳岛两条航线,配合开通万山海岛空中航线,打通陆岛交通瓶颈,充分发挥“酒店+码头”联动优势,助力海岛经济发展。

      ■聚焦

       坚持高质量发展


       加速上市、非上市业务板块“双轮驱动”

       当前珠海正奋力推进“二次创业”,蹄疾步稳。新时代体现新担当。周乐伟表示,格力集团将进一步加强科学谋划,紧紧围绕“1+4”战略,坚持上市、非上市业务板块“双轮驱动”,紧扣实体经济,坚持聚焦主业、盘活存量、做优增量,通过做大高端制造产业集群、推动非上市板块业务做大做强等举措,实现高质量发展。

       聚焦实体经济,做大高端制造产业集群。一方面,格力集团将继续全力支持格力电器做大做强做优,拓宽多元化新产业布局,打造国际一流工业集团。

       另一方面,加快格力新技术转型升级,调整市场结构,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盈利水平。

    “1+4”战略布局也将进一步优化。

       在金融投资领域,格力集团将坚持以产业投资为主,聚焦智能制造、新材料、医疗健康等产业领域,加快推动新组建基金的落地,联合珠海基金加快设立系列子基金。同时,探索国有投资平台试点工作,深化国企改革。

       在建设投资领域,格力集团将继续推进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东澳岛玲玎海岸二期等重点在建项目,并争取市内外更多PPP项目。整合集团上下游,构建“投资+建设+运营”生态链条,做好桂山-桂海村及夏村、荔山村的规划、投资、施工工作。

       在建筑安装领域,格力集团将紧抓兴业快线(北段)、横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山大学“天琴计划”科研综合楼(一期)等重点项目施工建设,进一步提升工程和服务质量管理,致力于服务城市建设。积极开拓市外工程项目,加大拓展桥梁、航道资质和相关业务。

       在现代服务领域,格力集团将以格信发展、格力置业为主要载体,积极发挥“酒店+码头”协同效益和聚合效益。同时挖潜增效盘活现有物业资产,重点加快推进旺角百货、吉大综合楼、竹苑公寓、西湖市场等更新改造项目。